澳大利亚新闻网 - 澳大利亚新闻 - 澳大利亚中国新闻门户 | Australia Chinese News Portal

 找回密码

搜索
ACNW QR CODE
ACNW WECHAT QR CODE

要扫清“猥亵”疑云,需要精细入微的立法和规范

2014-12-10 13:49| 发布者: old_acnw | 评论: 0

【导读】若父母对子女的“亲昵行为”是潜在的家庭性侵,毫无疑问须严惩,珠海公交猥亵事件如果放在中国台湾地区,情况则可能完全不一样。

2006年4月,台湾两名女童在学校向老师提起和父亲玩“挤痘痘”(肚子胀气时父亲帮其按摩肚子手碰到乳头,说那里有长痘痘),校方认为事态严重报警侦办,社政单位一度将两名女童送中途之家安置。地检署认定该父亲强制猥亵得逞,依妨害性自主罪起诉。虽然一、二审均判决被告无罪,但也足见台湾对防范家庭亵童问题的零容忍。到了2011年,台湾高雄的一名父亲因抚摸其未满十四岁的女儿胸部及私处三次,被法院依强制猥亵罪判处三年六月,并赔偿其女儿生母十万元精神慰抚金。这样的定罪量刑还是念及其是隔着其女儿衣裤着手犯行。

当然,此次珠海公交猥亵事件中的女童只有三岁左右,与上述案例中女童的性意识醒悟程度不可相比。根据现有的证据证言也无法认定当事人陈某的行为构成猥亵。但这并不是就该“不声不响”的理由,如何发现潜在的家庭暴力性侵行为,又如何在保护隐私权的前提下介入调查,如何准确界定普通亲昵行为与猥亵行为,又如何为受到侵害的未成年人提供暂居、食宿、这方面亟待向“精细入微”的先进地区学习。

例如德国、英国等国家的社工认定如果儿童正在遭受虐待,会将其家庭设为“高危家庭”,第一时间将儿童带离其家庭并妥善安置,而在所有儿童被虐案中,性伤害是警方和社工必查的项目之一。美国还制定了《儿童性侵害案件处理指南》,对儿童性侵案有一揽子的处理方案,不仅是事后惩戒,还有事先预防。

若父母“过度亲昵”因其对性教育懵懂无知,也须加强父职教育

此次珠海公交猥亵事件的争论中,有一种声音认为当事人陈某的行为只是“爱的方式不同无须上纲上线”。精神分析也认为,许多父亲并不明白如何与还不懂事的女儿亲密,他不能确定这里有无性色彩,会陷入一种内心冲突。

而中国爸爸确实当得少、不会当。今年年初,北京师范大学和世界学前教育组织联合发布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是中国社会的普遍现象。具体到性教育一块,父职教育就更加缺位了。

父亲容易否认小孩的性能量存在。这种否认导致,孩子有严重过度的性刺激,这或导致孩子性放纵,要么导致孩子的性压抑。父亲亲吻年幼的女儿当然可以,但要有分寸和尺度。瓜田李下,需要注意,国外父母亲吻自己的孩子一般也是亲吻额头,极少亲嘴的。中国儿童性教育专家胡萍在面对“爸爸带女儿洗澡可以洗到几岁”提问,给出的答案是孩子两岁半以后可以学着独立洗澡,不要他人陪伴,没必要让爸爸一直陪着洗。可见父母与子女的亲昵也必须是亲密有间的。

来源:腾讯新闻


相关阅读

热门新闻 Hot
      关闭

      友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 澳洲新闻在线  

      Copyright © 2012 -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bsite Design Sydney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