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新闻网 - 澳大利亚新闻 - 澳大利亚中国新闻门户 | Australia Chinese News Portal

 找回密码

搜索
ACNW QR CODE
ACNW WECHAT QR CODE

又有残疾儿被溺死 困境中的残疾人有春天吗

2018-8-1 06:32| 发布者: hubert | 评论: 0 |来自: 今日话题

导读: 今天距离“南京无人认领女尸案”告破已有八天,网上的任何消息都还是会拨动网友的神经,网友对亲人终结脑瘫儿生命事件看法不一,有人为法理背书,也有人给情理站台。


黄母在庭审现场一度落泪


出现在公众视野的这件事,只是这个社会的缩影,它映射出了数以万计残疾人生存艰难的现实。作为特殊群体,残疾人难道真的没有春天吗?

“杀亲案”不是个例,舆论分情理、法理两派

2010年,因见两个儿子的病情仍没有好转,在经历了13年的磨难之后,母亲韩群凤决定不再拖累自己的丈夫及家人,趁丈夫外出之机,,在家中她让两个脑瘫儿服下安眠药熟睡,先后将一对脑瘫儿子按在浴缸里溺死,然后自己服下农药自杀未遂。

2012年,河南南46岁农妇武文英长年照料罹患脑性麻痹的双胞胎儿子,因不堪沉重压力,和丈夫又爆发激烈的争吵后,双胞胎儿子被父亲的吼声吓得直哆嗦。大儿子国辉对她说:“妈,俺不想拖累你了,让俺喝药吧。”她赌气放了瓶农药在儿子身边,后儿子被毒死。13年11月20日她被以涉嫌故意杀人的罪名受审。

2016年,镇江中院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父亲杀害女儿案。其女2岁被确诊患上儿童自闭症他曾带着孩子四处求医,但效果并不好。2006年,女儿被大火烧了以后,身体状况更加糟糕,吃、喝、拉、撒、睡、外出都要人照顾。在照顾了她19年后,父亲于2016年3月8日将她杀死。

这种“杀亲”的伦理悲剧时不时就会出现在人们眼前,南京9岁小女孩的溺亡无疑为其又增加了沉重的一笔。关于因无法再承受重负而生的“杀亲案”,网友的舆论总是分为两派。

一部分网友出于情理,觉得这种做法是无奈之举,既是给孩子的解脱,也是给家人的解脱。“你无法了解贫困的可怕,也无法理解穷人的可怜。”

一部分网友认为要严惩,无论何等艰苦,也不应该剥夺他人生命。“可恨之人虽有可怜之处,但是他们也绝无任何理由去剥夺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也绝无任何可能去逃避法律的严惩。”

国内残疾人现状不容乐观,应该引起重视

2017年发生在广州的广州八旬老母含泪杀害智障儿事件,黄母在供述中曾说过这么一段话让人印象深刻:“是我自己对不起他,生成他这样,害他受苦,我宁愿自己犯罪,结束了他痛苦的人生,好过他生不如死。”“他是我儿子,我从来没有嫌弃过他,也没有想过放弃他,近两年实在没办法,因为我的身体已经支撑不起照顾他。”黄母的话不仅是对儿子的愧疚与担忧,也反映出我国现有残疾人保障制度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为什么母亲老了,残疾儿就要生不如死,为什么母亲年迈,残疾儿就无人照顾?

我们国家的残疾人到底处于一个怎样的状况?

《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指出:残疾人指包括肢体、精神、智力或感官有长期损伤的人。中国有多少残疾人呢?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数,及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我国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和各类残疾人占残疾人总人数的比例,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推算2010年末我国残疾人总人数8502万人。这是一个理想数据,偏远地区由于统计不到位会存在有偏差,而且在偏远山区,有更多的人,因为没有好的医疗条件,得不到治疗,更容易导致残疾。

残疾不像感冒胃疼。电影《我不是药神》火了,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得到了广泛的共鸣,带动针对药价的多方改革。“哪个家里没有个病人”牵动了十几亿大众的心,确实,相对于这么广泛的受众来说,没有人会贸然说“大话”:“谁家里没有个残疾人”。如若是家中没有亲人是残疾人,普通民众无法体会到残疾人的痛与苦。

网上总会出现一些所谓的段子神图,比如未设置无障碍通道的银行门口台阶、被拦路桩拦住的盲道、变成了夺命滑梯的残疾人通道、还有永远上着锁的无障碍洗手间等等,除了引发网友的大笑,更应该引起各部门的高度重视。有毛病就改正,自我麻痹式的司空见惯,只会让残疾人的生活现状更加糟糕。


上锁的无障碍卫生间

根据《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研究资料-残疾人面临的问题与困难》资料显示,残疾人面对的第一大困难就是劳动就业难。2015年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数据,广东有超过60万名16-59岁的就业年龄段残疾人,就业率不足40%,第二个问题就是残疾儿童受教育机会少。全国6~14岁学龄残疾儿童约600万人,有学习能力的占89.7%。目前,盲、聋和弱智儿童入学率不足6%。一是因为特教学校(班)少,残疾儿童上学无门,同时残疾儿童由于经济原因上不起学,二是学校拒绝录取符合条件的残疾学生。排在第三位的是急待康复。据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统计,有51%的残疾人需要康复治疗或配备辅助器械。我国目前缺乏辅助器具、缺乏必要的康复治疗。

日常生活中可以见到的残疾人,基本上是乞讨的人。很多人“因残致贫”,也有很多人“因贫致残”,这种例子屡见不鲜,特别是智力残疾等需要持续治疗、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的疾病,更是让家人无法承受。因为经济很困难,河南母亲武文英的先生也曾向政府求助过,但当地政府对这个一贫如洗的家庭能给的协助很少,20年来只提供两部轮椅、500元的慰问金及脑瘫双胞胎每月60元的低保待遇。国家的社会福利和救济制度相对于高昂的治疗费用、本就贫寒的家庭、以及家人需要空出一劳动力来看护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来说,目前尚显得太过渺小。

另外,目前医疗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很多家庭,因为高昂的医药费用,不得不放弃对残疾人的治疗。虽然目前全国很多省市将儿童脑瘫康复治疗费纳入医保,但仅限于儿童康复,3岁以前,每年支付不超过6个月;3岁以后,每年支付不超过3个月。对超过7岁的“大龄脑瘫患者”的救助少之又少。即使加上社会上的公益基金补助,也很难填补治疗带来的资金缺口。我们都知道,脑瘫康复周期长,花费大,很多家庭不堪重负就会选择遗弃残疾儿童。儿童福利院工作人员曾透露,目前儿童福利院接收的大部分都是是脑瘫和智障儿,因为这类残疾治疗费用高。


河南省唯一脑瘫儿童治疗康复定点医院——金庚医院里的脑瘫孤儿

避免悲剧再次上演,光靠发放补贴不能解决问题

17年民政部、中国残联已联合下发了《民政部办公厅 中国残联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有关情况的通报》。通报介绍,从生活补贴标准来看,有22个省份处于每月50元至80元之间,10个省份达到或超过每月100元。从护理补贴标准来看,有18个省份处于每月50元至80元之间,14个省份达到或超过每月100元。相对于高昂的治疗费用以及残疾人日后要面对的生活,补贴并不能解决重度残疾家庭的问题。

残疾人这个弱势群体并不是我国独有。学习他国经验,更有利于我们走出这一困境。

2004 年美国国会通过、时任总统布什签署了《修正法》要求美国各州要保证本州内所有相关儿童有机会获得免费并适当的公立教育(free appropriate public education,FAPE)。“州特殊教育资助项目”、“残疾儿童学前资助项目”、“残疾婴幼儿早期干预资助项目”,目主要是帮助 21岁以内的儿童和青少年的学习。针对残疾成人的教育,美国教育部也有相关政策,保证残疾成人有机会提高个人的文化水平以及职业技能。国家针对听力、语言、精神、肢体等方面的残疾人的学习都有所考虑。转变保障理念,开发残疾人潜能,创造更多就业可能,让残疾人不只是依附于政府的救助,更可以“自救”,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生活水平,而且能为社会创造效益,给重度和极重度残疾家庭让出更多的社会资源与福利。


美国脑瘫艺术家Paul Smith用打字机敲出的艺术

信息透明化或许是解决救助资金流向不明的良方。在这一方面,美国为每一位残疾人建立电子档案,已经诊断为残疾人的需主动向有关部门进行档案登记及更新个人信息,相关信息登记完成后每一位残疾人将获得一个印有社会保障号的残疾人证,这个号码将作为残疾人申请保障金或保障性服务的唯一标识,也是保障残疾人及其家庭利益和公共福利的重要依据,通过电子信息平台,救助资金去了哪里,谁领取了多少,都一目了然。

在网上很容易查到,财政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自2012年首次突破4%后一直保持在4%以上,关于加大教育投入的新闻铺天盖地,虽然我国近年来残疾人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放在国家重要位置的的教育支出尚且只超过4%,可想而知,残疾人公共社会支出占GDP的比重只有多少了。

相对于其他国家,我国关于残疾人的制度算是面面俱到,但很多制度都是浅尝辄止,而且,我国残疾人数量巨大,且重度残疾人数偏多,所以国内残疾人的现状比国外残疾人现状惨烈也就不足为奇了。而相比之下,美国政府投资在每个脑瘫患者身上的钱不可谓小数,这是怎么做到的呢,尽管他们有着上百万的脑瘫患者?我们看看美国的联邦财政支出,也许有所启示:社会保障、保健医疗、医疗补贴、低收入补贴,仅仅这相关四项,就占到了总开支的一半以上。


2017年美国联邦财政支出分配

来自经济的压力把残疾人逼入了绝境,来自旁人异样的眼光让他们处于绝境中不敢走出来。知乎上有人曾提过这么个问题,为什么在国外看到的残疾人多。有人回答说这是因为国外社会对残疾人的重视和关怀一步步用心做到了实处。人行道到了十字路口会有一个平缓的斜坡, 大型的购物中心会有残疾人专用的电动购物车……就算是坐在轮椅上的老头独自出行,旁人也觉得这是什么稀奇事。因为大众觉得普通人跟残疾人没有什么区别。反观国内呢?要么是旁人过分殷勤让残疾人感到不自在,要么是政府对基础设施毫无优化,让众多残疾人寸步难行。

把残疾人从绝望中解救出来,除了国家政策到位,每个人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相关阅读

热门新闻 Hot
关闭

友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 澳洲新闻在线  

Copyright © 2012 -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bsite Design Sydney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