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新闻网 - 澳大利亚新闻 - 澳大利亚中国新闻门户 | Australia Chinese News Portal

 找回密码

搜索
ACNW QR CODE
ACNW WECHAT QR CODE

一半中国成人正在迈向糖尿病!不想得病,这5句话要记牢

2017-11-19 06:25| 发布者: hubert | 评论: 0 |来自: 大医论道

导读: 2017年11月14日,是第11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女性与糖尿病——我们拥有健康未来的权利!


据统计,目前全球有超过1.99亿女性糖尿病患者,预计到2040年这一数字将增至3.13亿;糖尿病是全球第九大女性死亡原因,每年因糖尿病死亡的女性人数达210万,而处于怀孕阶段女性的糖尿病有可能直接影响两代人,因此加强对这一阶段女性糖尿病的筛选尤为关键。

中国的情况更加不容乐观:据国家卫计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有50.1%的成年人正处于糖尿病前期,每天都有可能变成新的糖尿病患者。怎么才能不让自己成为这一半人?这5句话你最好记住!

一、别拿吃糠咽菜的基因吃大鱼大肉

现在人为什么越容易得糖尿病呢?还是吃出来的!

说到底,中国人是拿“吃糠咽菜的基因”来吃大鱼大肉。这种吃法让人没吃几天饱饭就变胖,就得糖尿病。

中国人以前是很经饿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人始终没有富裕过,长期的贫困锻炼了中国人很“抗饿”,一顿饱饭可以两天挨饿,饿不死。所以活着传代的人都有这样的本事,禁得住饿,可以说有“饿不死的基因”。这种基因在贫困时期是一个非常好的基因,没这种基因就死了,有这种基因才能活下来了。

改革开放后,突然富裕起来了,这种基因还在那在积攒能量,所以没吃几天饱饭,他可能就变胖了,血压就高了,血糖就高了,糖尿病高血压就来了。

所以到富裕阶段,这个节约基因就从一个好的基因变成了一个坏的基因了。是人容易发胖,发胖以后就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就糖尿病。就是这个过程。

所以不管没有得糖尿病,还是已经得了糖尿病,生活富裕了,还是得吃“穷”一点!

二、没有哪一种食物是降糖的!

老实说,没有哪一种食物是降糖的,所有的食物吃进肚里,都会消化吸收,引起血糖升高,只不过速度快慢而已。

因为人体对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消化吸收利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更多的是针对某个人而言,哪个更容易升糖,哪个比较不容易升糖而已。

笼统来讲,食物种类摄入越多,它们在肠道中通过时间也会相对复杂,升糖速度相应也比单吃某一种食物更慢些。

所以,一顿饭不要只吃某一种食物,即使是认为是血糖指数较低的食物。荤素搭配、干稀搭配、粗细搭配去吃,总热量不要高,吃够20样(包括油盐酱醋、主食、水果、蔬菜等)。

三、肌肉是天然降糖药

大家知道人为什么衰老?人衰老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肌肉流失。你看老人颤颤巍巍,他肌肉拿不住了,肌纤维是人生下来是多少条,每个人就是多少条,固定了。

然后从三十岁左右开始,如果您不刻意锻炼肌肉的话,逐年丢失,逐年丢失,丢的速度还很快,到75岁,您的肌肉剩多少?50%,一半没了。

现在多见的2型糖尿病,就和肌肉消失有关。因为胰岛素要发挥降血糖的作用,需要“助手”的帮忙,即胰岛素受体,而这个助手存在于肌肉细胞上。

如果你长期不锻炼,随着肌肉减少,“助手”的数量减少,降糖的作用就渐渐发挥不出来,血糖就上去了。

所以运动锻炼,特别是负重锻炼,是保住肌肉最好的办法。很多同志一说就会想到健身房,那么实际上是不是需要一定到健身房去呢?不是,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运动锻炼。你看电视的时候,就可以边走边看,或者边跳边看:

注意,有效体育锻炼有三方面的要求:

a.频度,每周至少三次;

b.时间,平均每天要达到半小时以上;

c.强度,心率最好达到(170-年龄)次。

只有达到以上三个要求,有足够的能量消耗,锻炼才是有效果的。

四、防治糖尿病记住这个数字歌

糖尿病不是一种孤立的疾病,患者往往有高血压、血脂紊乱、高尿酸血症、高血脂症等,必须看到代谢综合征这个整体。

代谢综合征是一个典型的“不良生活习惯病”,治疗必须从改变生活习惯入手。为此我们提出了防治代谢综合征的数字歌:

一个信念:与肥胖决裂;

两个要素:不多吃一口,不少走一步;

三个不沾:不吸烟,不饮酒,不熬夜;

四个检查:定期查体重、血压、血糖、血脂;

五六个月:减肥不求速成,每月减一两公斤即可,五六个月就见成效;

七八分饱:饮食上要“总量控制、结构调整、吃序颠倒”,即每餐只吃七八分饱,以素食为主,同时保证营养均衡;进餐时先吃青菜,快饱时再吃些主食、肉类。

五、穷过的人和孕妇,更容易被糖尿病看中


▲讲述人:李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分泌内科副主任

1、穷过的人更容易患糖尿病

“穷人变土豪就很容易得糖尿病,如果从小到大营养状况都比较好,反而不会容易得糖尿病,因为机体长期习惯了这种营养状态。”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分泌内科副主任李焱李焱说。

李焱表示,节俭基因理论有着一定的道理。美国哈佛大学做的一项流行病学的调查,以及北京协和医院肖新华教授曾经做过的研究都显示,出生时体重过低的人或过高的人,都更容易患糖尿病。

“胎儿或新生儿时期,能量缺乏之后,造成胰腺功能受损,成年之后的摄入超过了胰腺可能承担的负荷,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患上二型糖尿病。”因此,小时候穷过的人要保持原来的节俭的习惯,不能因为生活水平好了就暴饮暴食补偿以前的损失。

李焱表示,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没几个糖尿病病人,最近几年患病人数迅速增加。这部分患者恰恰是五六十年代出生的那批人。另一个数据是: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能量摄入约2500卡左右,全球倒数第二,仅次于非洲;到2008年是3200热卡,变成了全球第二。上世纪80年代的患病率0.8%,现在增长到了10%。

2、孕妇更容易患糖尿病

据统计,全球有超过1.99亿女性糖尿病患者,而糖尿病也是全球第九大女性死亡原因。而与女性密切相关的糖尿病类型——“妊娠期尿病”,其发病率也是日益增高。

妊娠期糖尿病(GDM)一般是在妊娠晚期(孕24~28周)发生的糖耐量异常,随着分娩的结束,多数患者的血糖可以逐渐恢复正常,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机率逐年增加。

孕期高血糖会对对母婴造成许多严重不良影响,如增加胎儿畸形、巨大儿(体重≥4千克)、新生儿低血糖以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发生率,可以增加流产、妊娠并发症(如妊高症、妊娠子痫、羊水过多等)、难产、死产等发生率。

GDM可以造成如此多的不良影响,高危人群应更加警惕它的发生,那么,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是哪些?

1、身体过胖者。若怀孕前体重指数在24以上(体重指数=体重公斤数/身高厘米的平方),应提高警惕。

2、年龄在30岁以上,尤其是35岁以上的孕妇。

3、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甲减、糖耐量异常的病史

4、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一级亲属(包括父母和兄弟姐妹)中有糖尿病患者时,本人孕期患糖尿病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5、孕期的尿常规检查经常出现空腹尿糖阳性。

6、孕期反复患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或称霉菌性阴道炎)。

7、既往怀孕时出现过不明原因的反复自然流产、胎儿宫内死亡、胎儿畸形等情况。

8、曾分娩体重大于4公斤的胎儿。

9、之前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

10、这次怀孕过程中发现胎儿比实际孕周偏大或者出现羊水过多。

11、维生素D缺乏。

糖尿病的危险信号

视物模糊

睡眠不足或者用眼过度都可以导致视物模糊,但是除去这些因素之外,还会有视物模糊,并且越来越重,那可能就是患上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且病程越长出现的机率越高。所以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半年复查一次眼底。

尿中泡沫多

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小便泡沫多,多是蛋白尿所致,可能预示着肾功能出现了损害。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标志,糖尿病病人的肾小球硬化常伴有蛋白尿现象。所以,糖尿病患者应该定期复查尿蛋白。

恶心呕吐

身体莫名的乏力疲倦,并且伴有恶心、呕吐,这可能是体内葡萄糖运转受到阻碍的表现,可能是血糖控制不佳引发的酮症酸中毒的情况,尤其是年轻的1型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更需要注意。

手脚麻木

糖尿病病程长,血糖控制不佳,会导致手脚麻木的症状出现,这可能预示着出现了一种并发症——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而神经一旦受损,几乎是无法逆转的,需要早期重视。

手足发凉

手足发凉,伴有下肢疼痛及间歇性跛行症状,则提示很有可能出现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容易导致或加速动脉硬化造成合并血管病变,引起动脉狭窄或者堵塞等并发症。一般轻度狭窄的病人可能没什么感觉,但严重者可能会发生糖尿病足引起足部坏疽,甚至截肢。

注释:间歇性跛行就是病人在不走路的时候没有明显的不适,但一走路患病下肢就会出现酸胀不适感,以致不得不停下来休息,休息一段时间后这种不适感消失,又可以继续走路,临床上把这种现象叫做间歇性跛行。

血压变化

高血压常常是糖尿病患者的一种伴随疾病,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会加速我们的心、脑、肾、眼底、大血管等器官的损害,所以糖尿病患者平时生活中除了重视监测血糖外还要监测血压。在临床上还有一部分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会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表现为头晕、心慌、眼前发黑,严重时出现一过性晕厥,这都需要引起重视,注意体位变化不要太快。

最后我们要说的是并不是在生活中出现了以上的症状就一定意味着并发症的发生,而且虽然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糖控制不佳的人患并发症的风险要远高于血糖控制理想的人,可一些患者尽管血糖控制的很理想,但还是出现了并发症,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定期全面的体检十分必要,应防患于未然。

相关阅读

热门新闻 Hot
关闭

友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 澳洲新闻在线  

Copyright © 2012 -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bsite Design Sydney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