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新闻网 - 澳大利亚新闻 - 澳大利亚中国新闻门户 | Australia Chinese News Portal

 找回密码

搜索
ACNW QR CODE
ACNW WECHAT QR CODE

十语九中 不如一默 散心闲谈 鬼神不屑

2017-11-17 06:40| 发布者: hubert | 评论: 0 |来自: 腾讯佛学

导读: 北宋时候的永安禅师,从小就性情庄重,不喜欢喧嚣热闹,出家以后结茅而居,精进修行,后来前往韶国师处参学,并阅读《华严经》,豁然入定十余天方才起来。


十语九中 不如一默

后来,吴越忠懿王钱氏仰慕其道风,请他住在清泰寺,他也只是终日禅坐,有一次在禅定中,见到天神在周围护卫,留心一看,见到两位僧人倚立栏杆谈论佛法,是故天人拥护倾听。可是过了一会儿,他又见到天神散去,却有恶鬼在旁边唾骂他们,甚至扫去他们的足迹。

永安禅师十分好奇,询问恶鬼何故如此。原来这两位僧人一开始在探讨佛法,所以天人都赶来拥护倾听;后来他们在叙旧闲聊一些世间的闲事;再到后来竟然谈起了名闻利养之事,以致于天神厌离,连恶鬼都不屑于他们的言行,还要扫去他们的足迹才解气。

永安禅师大为震撼,终生都没有与人谈一些世间的闲话,更何况纵情享受、名闻利养之事。他圆寂后,舌头烧出舍利子,十分柔软,如同红莲花的叶子一般。

言谈之间,一个人的脾性展露无遗,是故言语是进道之关要。明教契嵩禅师就说:“游宴中有鸩毒,谈笑中有戈矛,堂奥中有虎豹,邻巷中有戎狄。”在走街串巷、谈笑游玩中,或自赞毁他,或趋炎附势,或骄慢放逸,或导欲增悲,或挑拨是非,或恶口伤人,都有着难以一般人觉察的危险。

《贤愚经》就记载了过去迦叶佛时,一位喜欢游玩嬉笑年少比丘见到一位老比丘读经,他的声音浑浊,气力虚弱,年少比丘却自恃音声清雅,得意忘形,开玩笑说老比丘声音如同狗吠。可是老比丘却严肃地告诉这位青年:“我今已得阿罗汉道,沙门仪式悉具足矣。”这时,年少比丘知道自己在谈笑间却犯了毁谤圣者的罪业,突然心惊毛竖,惶怖自责,急忙忏悔!可还是只能免去堕地狱的恶业,五百世中常受狗身。直到释迦牟尼佛出世时,才因为曾经出家持戒的善因,转投人身,证阿罗汉果。

浮山法远禅师说:“学未至于道,炫耀见闻驰骋机解,以口舌辩利相胜者,犹如厕屋涂污丹雘,只增其臭耳!”修学佛法,还没有悟道,却喜欢卖弄口舌,炫耀自己的见闻或是说一些自己都没有参透的机锋,以口舌之快争胜于人,就象是那茅厕的墙上涂一些丹青颜料,有些好看,可也不过是徒增臭气而已!

云门文偃禅师一次应刘王之请,与许多人一同到宫内过夏,许多大臣近侍都请问法义,在座的诸多法师都应答如流,而只有云门禅师一人默然不言,也就没有人亲近问法,都不知道他的德行智慧,却有一位直殿使,写下一则偈子,贴在了碧云殿上:“大智修行始是禅,禅门宜默不宜喧。万般巧说争如实,输却云门总不言。”是故禅门常说:“十语九中,不如一默”。

而有道的禅师,又论化会将言语谈为道用。正如浮山法远禅师在《与青华严书》中谈及“古德住持闲暇无事,与学者从容议论,靡所不至,由是一言半句载于传记,逮今称之。其故何哉?一则欲使上情下通,道无壅蔽。二则预知学者才性能否,其于进退之间皆合其宜,自然上下雍肃遐迩归敬。丛林之兴由此致耳!”古代有德的住持,总是在闲暇无事的时候,与弟子们相互切磋,从容地议论,无所不至,就是世间的茶米油盐,也都往道上会。一来能够沟通全寺上下的思想与感情,道法能够弘扬;二来可以勘验学人的才德品行。所以总是能够一言半句,点破迷津,使人回心达本,更能千古流传,启迪后人。

故莲池大师才感叹说:“古人为生死行脚,才逢师友惟汲汲商略是事,何暇他论!今人终日杂话,求如二僧亦不可复得。鬼神在侧又当何如?噫!可惧也已。”古人为真为生死大事行脚参学,一见到有德的师友就殷勤请教,探讨这一大事,哪有时间谈别的俗事!可是现在的人,终日散心杂话,连永安禅师定中见到的这样先谈佛法后谈俗事的人,都很难见到了。如果鬼神在侧,情何以堪啊。唉!真是替他们担心害怕。

相关阅读

热门新闻 Hot
关闭

友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 澳洲新闻在线  

Copyright © 2012 -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bsite Design Sydney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