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新闻网 - 澳大利亚新闻 - 澳大利亚中国新闻门户 | Australia Chinese News Portal

 找回密码

搜索
ACNW QR CODE
ACNW WECHAT QR CODE

五四,该纪念还是祭奠

2017-5-5 11:51| 发布者: hubert | 评论: 0 |来自: 哈牛堂

导读: 这是一篇广告,刚巧赶上青年节,于是写着写着,不知道写出的是使命,还是遗憾。今天是青年节。我们都知道为什么定在这一天。但讲真,我总觉得五四离我们好远。


01 

我只知道历史教材上说,98年前这天,因为明明打了胜仗却不能从德国人手上收回山东利权,一帮热血青年就上了北京的街。然后就有了端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新文化运动。

爱国、民主、科学,98年后,用这些字眼来概括当下国人,我却看的忽近忽远。

98年后,我们不担心德国人和日本人来抢山东,倒是南边几个国家,生怕我们占了他们口中的岛和船。就算我们有心在钓鱼岛和萨德问题上表个态,键盘上出征还行,线下游行还是要察言观色上面的统筹安排。

98年后,民主和科学不再新鲜,取而代之是各种自信和各种和谐。这话说来也不严谨,应该说,是民主进阶成了辩证统一的人民民主专政,科学升级成全面而深邃的科学发展观。甚至,我们已经熟悉了思想版本十年一迭代,下一版“伟大复兴”已经出了好评如潮的公测版。

所以,守着五四的旧黄历,我想问:青年节,是五四精神的纪念日,还是祭奠日?

02 

但是,回看百年,我却分明感到一种青春不老的冲动,和一份未完成的答卷。

98年前,学生们爱国的颜色是鲜红,不是粉红。他们对这个国家的赤诚不靠一味点赞,而是反思甚至批判。他们反思传统,批判权贵,期待拿西方最新最先进的制度、思想和观念,来打碎古国负重前行的羁绊。

那时候,他们对世界好奇满满。他们敬仰法国的拿破仑,品读德国的马克思,关注日本的维新,跟进俄国的革命,当然,不忘品头论足英美的政治体制和发家历程。

那时候,学外语不是为了过四级,不是为了纠发音,不是为了出国旅游。学俄语的,学日语的,学德语的,只为能看懂那些国家的无上经文,虔诚受教后再搬回中土大唐。

这时候学外语的人分明是在竞赛,并且只朝向一个终点:谁能最早最快把国外的先进带进国门,谁就风骚地引领了那个时代。

李大钊把布尔什维克带进了中国。胡适之从英语里照搬了白话文范式。整本《新青年》,其实就是外语学习者的精读译文和泛读观后感。

整个新文化运动,就是一群外语学习者搞出来的大事件。

读外语,曾经读出一个时代。

1919年,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发表于《新青年》

03 

98年,沧海桑田。

学外语,看世界,甚至出趟国,五四那辈中千百万分之一的机会,放在今天,不过是说走就走的体验。

1919年前后,出国人数不过两万。2016年,这个数字是1.22亿。

但数字的庞大,掩盖不了些许遗憾。

我们出国的毕竟多了,但攒动在LV门店的人头,有多少愿把时间多留一些给卢浮宫和凡尔赛,就像那会儿的徐悲鸿,一天十小时蹲地上临摹名作。

一百年前,胡适一天要读十页《纽约时报》,而今,4亿学英语的中国人,多少人一辈子的阅读对象从未超出过教材和试卷。

当我们在朋友圈里嘲笑特朗普只会推特治国,我们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却已心安理得交给了碎片化的微信和微博。

从朝鲜到南海,从日本到台湾,我们虽然成天不太认同人民日报和新闻联播式的教条呆板,但其实我们看到的世界,很少漫过环球时报们的边界。

德先生的多元包容敌不过汹涌的民族主义情绪,赛先生的理性求证挡不住伸手党的思维惰性。

不睁眼看(眼界),不动脑想(理性),直到几天前,我们仍然对太极神功奉尊成仙。一如百年前,我们相信那些刀枪不入的拳师。

五四那年,国很小,却是有志者的大时代。

而今,国大了,我们却挤在小时代。旁边蹲着井蛙和夜郎。

04 

我们是教英语的。课很小,但我们想做出大格局。

我们理解的格局,是宽一度的眼界,深一度的思考。一度就好,不必太难太高。

我们不想随波逐流。这个时代不缺乏信息量,缺的是被屏蔽的资讯和有价值的分析。

不缺乏民族主义热情,缺的是一盆冷水和一点理性。

不缺乏所谓专家,缺的是有人不堆砌术语就能把道理讲透说清。

所以,顶着自由、开放、有趣、理性的名义,我们从一年前推出《虎哥头条》,提供时代所需的泛文化英语课。

选取有思维力度的大刊好文,聘请有学术底蕴的真知学者,用浅显大白话讲道理,在给你逐句精讲数万词英语时,把这个时代可能最稀缺的东西传递给你。

朝鲜战事近,南海起风云,我们提供一些不常见到的平衡观点和权威信息。

民谣歌手拿下诺贝尔奖,不开一枪血战钢锯岭,文学教授告诉你背后的美国文化背景。

还有美中贸易逆差到底是什么原因,举办奥运的巴西如何从经济巅峰跌到谷底,自动驾驶到底离我们有多远……

这是一个百科全说式的英语课堂。我们想让你一个月花上几杯咖啡钱,就在这里找回错失的大学讲堂。

不是为了应五四的景。我曾在好久之前对虎友说,希望能在这里听出民国大学的感觉。

而今,认同我们的学员,累积过万,还在持续增长。

如果你不甘沉溺于这个过度娱乐化的小时代,如果你愿意把上下班刷朋友圈和聊八卦的时间拿来学点英语,读懂时局,或是在夜深时关掉电视和游戏,从一帮共同打卡的陌生朋友中获得鼓励和淡定……

试试这堂有格局的英语课,并从这里开始,搞定英语,看懂外媒,认清世界,养成独立思维的秉性。

最好的纪念是行动,空余感慨最误国。

相关阅读

热门新闻 Hot
关闭

友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 澳洲新闻在线  

Copyright © 2012 -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bsite Design Sydney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