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新闻网 - 澳大利亚新闻 - 澳大利亚中国新闻门户 | Australia Chinese News Portal

 找回密码

搜索
ACNW QR CODE
ACNW WECHAT QR CODE

香港能做一带一路风口上的“猪”吗?

2016-5-24 08:51| 发布者: ray | 评论: 0 |来自: 网络

导读: 香港能否用好“一带一路”这一历史性机遇,关键在于香港能否克服或弥补自己在认识、优势和经验上的欠缺。


5月18日,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出席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主办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发表主题演讲。

他指出:“香港是中国一个特别行政区,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一个重要节点。中国中央政府在制定‘十三五’规划纲要和设计‘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时,均把支持香港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作为重要的政策取向。”“希望香港以更宽广的视野和胸怀,充分把握‘一带一路’建设重大机遇,将自身发展与‘一带一路’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放大和提升香港的优势。”

仔细研究委员长的措辞:“更宽广的视野和胸怀”、“充分把握”、“有机结合”、“放大和提升”,不难明白,香港能否用好“一带一路”这一历史性机遇,关键在于香港能否克服或弥补自己在认识、优势和经验上的欠缺。

“一带一路”:香港要补历史课

“一带一路”是中国古代“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现代版,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推行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

然而,香港不少人因为这个城市的特殊历史,而对历史上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产生隔阂,妨碍他们认识“一带一路”的意义,影响香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众所周知,“陆上丝绸之路”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与公元1世纪之间,直至16世纪仍保留使用;“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至隋朝,繁荣于唐宋,转变于明清。距今都已有几百年,但是内地居民、尤其跟陆上或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省市自治区居民对它们不存历史隔阂,因为内地一直传承中华文明。

香港不一样。1841年1月,英国侵略军占领香港岛时,香港是南中国海边一条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1841年5月,香港岛只有7500人。1997年6月30日英国管治香港最后一天,香港居民为650万人。

长期由英国“殖民”,使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相当多中国籍居民无法对“古丝绸之路”形成记忆。因此,为推动香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引导香港居民补历史之课。

香港二次大战后迅速发展,是在“冷战”而与内地基本分隔的背景之下。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香港靠西方发展制造业和外贸,进而发展成国际金融中心。

1978年底内地开始改革开放,1984年中英两国政府发表关于香港问题联合声明,恰巧遇上香港制造业找出路。从1984年至1994年,香港制造业绝大多数工厂迁至广东省珠江三角洲。

就局部看,香港本地产业结构调整恰巧与广东珠三角发展相呼应。就整体看,内地前30多年改革开放是以借鉴和引进世界各国包括西方国家的优秀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为主要特征,香港长期依靠西方而建立的制度和取得的成就,以及长期作为中国与西方国家唯一中介的地位,使香港既“近水楼台”又“如鱼得水”。

然而,进入新世纪后,西方爆发经济、政治、社会全面危机,引发全球经济、金融、政治格局全面深刻调整;人类重心由过去500年在西方(欧洲北美),开始向东方(亚洲)转移。

香港自二次大战以来一直依靠西方的定位,随全球格局重整、亚洲世纪开启、中国迅速崛起而急剧转变。但是,由于受英国长一个半世纪管治,香港对古丝绸之路心存隔阂;由于长期依靠西方国家,香港对正在发生的历史巨变难以适应。

因此,能不能抓住“一带一路”的历史机遇,香港社会各界和广大居民首先需要补历史之课。


12下一页

相关阅读

热门新闻 Hot
关闭

友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 澳洲新闻在线  

Copyright © 2012 -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bsite Design Sydney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