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新闻网 - 澳大利亚新闻 - 澳大利亚中国新闻门户 | Australia Chinese News Portal

 找回密码

搜索
ACNW QR CODE
ACNW WECHAT QR CODE

美国作家居住北京胡同,害怕看见“拆”字

2013-5-20 12:05| 发布者: old_acnw | 评论: 0

 

【导读】北京前门大街改造的时候,施工方曾经用挡板遮盖沿街两旁的房屋,上面写着:“再现古都。”不知是哪位居民或是路人,好事地把这个标语做了一点小小的修改,却道出了更多人的心声:“再见古都。”



  这是近日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再会,老北京》中提到的一个场景,作者迈克尔?麦尔是一位美国人,在北京大栅栏地区的胡同深巷中度过了几年时光。他平时在煤市街小学教英语,课余则像大多数居民一样融入市井生活。租一间四合院小屋,用公共厕所,洗公共澡堂,也和当地居民一样吃小面馆、读《北京晚报》,还关心着时不时出现在墙头、盖着红印章的拆迁告知书。

  “我的邻居都叫我梅先生,我的第一位中文老师给我起了‘梅英东’的名字因为我的英文姓氏读起来像‘卖儿’,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贫穷父母在集市上叫卖儿女的凄凉画面。”在上海宣传新书《再会,老北京》时,迈克尔?麦尔再一次风趣地讲起自己的名字故事,惹得在场人士一阵窃笑。

  1972年出生于美国的迈克尔?麦尔,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995年,作为美国“和平队”志愿者,麦尔第一次来到中国,在四川省一座小城市内江培训当地的英语教师,与他同行的人中,有后来因写作《寻路中国》而声名鹊起的何伟(彼得?海勒斯)。“我在内江这个地方待了两年,日常的生活就是打篮球、读小说和学中文。每月领800块钱工资生活得很不错,因为那里除了当地特色辣菜和五星啤酒之外,也没什么好买。” 麦尔回忆。

  1997年,他搬到北京居住,并在清华大学学习中文。在北京居住的十多年里,他曾以自己的观察写过多篇文章,发表于《纽约时报》、《时代周刊》、《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等诸多媒体,也因此获得了包括古根海姆奖、纽约市公共图书馆奖等多个写作奖项。

  “北京有太多让我感到新奇的东西:非典时期不停工的建筑工地;以秒计时的奥运会计时牌;以及那些在短短几周内就能面目全非的老字号美味餐馆……”麦尔说,没有人知道这些老北京们心中的地标究竟去了哪儿,人们只知道北京每天都在变。不少坚定的保护主义者反对“变化”,他们摇旗呐喊保护古建筑,却未曾在胡同里生活过,成了“住在公寓楼里的‘假把式"。“这给了我一个很大的挑战。我决定了解胡同,了解调查数据背后真实的生活,了解什么是值得去保护的。”麦尔说。

  2005年8月8日,麦尔搬进了位于大栅栏杨梅竹斜街的一个大杂院里。院子里一共5间房,住了7个人,其中包括麦尔喊她“大娘”的老寡妇。老寡妇没有产权,但是院子里的人都知道,她是这里的女主人。

  “老寡妇门也没敲,就走进了我的房间,她的身上飘着一阵飞马牌香烟的味道。一顶老旧的棉帽遮住了她蓬乱的花白头发,露在外面的部分则梳向脑后,仿佛为了炫耀耳朵上的那对金耳环……”对这个最初搬进来时对他大喊“公是公,私是私,公私分明”的老寡妇,麦尔觉得分外亲近,因为她总是毫无保留地以母亲的模样介入他的日常生活,常念着“多吃点儿,小梅!”或者“你应该起得早点儿!”

  “我总是很听老寡妇的话。”麦尔说,“她总说不想搬出胡同,但最后还是搬进了17层的高楼。老跟我说,害怕电梯坏了,这样她恐怕就只能在外头过夜了。”

  在书中,除了记录自己的市井生活,麦尔还采访了学者、保护主义者、城市规划者甚至开发商,记录了多方面的言论,并穿插了四段北京旧区改造的历史篇章,以及对河内、老挝、巴黎等国际案例的考察。麦尔以梅老师的身份生活在胡同里,也活在自己的作品里。这些年来,他以局外人的身份观察并记录自己在胡同生活中所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与事,从个人视角勾勒出当代中国城市变迁中的迷惘与尴尬。


相关阅读

热门新闻 Hot
关闭

友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 澳洲新闻在线  

Copyright © 2012 -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bsite Design Sydney

返回顶部